资讯 热点 聚焦 探测 工具 行业 公司 行情 市场 招标 地区 设计 咨询 信息 滚动 工程
您的位置: 首页>滚动 > >正文
2023-02-13 10:51:19 来源:红网

从《家山》看溆浦方言的神奇和美妙

文/舒新宇

《家山》是溆浦的百科全书。溆浦的人物,溆浦的历史,溆浦的山水,溆浦的宗教,溆浦的民俗,溆浦的风情,溆浦的物产,溆浦的方言,所有的所有,全都囊括其中。尤以溆浦方言更是引起广大读者的高度关注,网上已有很多评论。


【资料图】

语言是构成文学作品的最基本的要素,研究一个作家的作品,就要从作品的语言作为切入点。神秘的溆浦方言,保留了很多远古时代先民的读音及其语汇形式,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好奇和特别关注。

提到溆浦方言,首先应从屈原说起,因为溆浦方言与大诗人屈原有着密不可分的深层次的关联,两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屈原44岁时流放溆浦,直到京城郢都被秦军围困,他才离溆北上,在溆浦生活长达16年之久。屈原在其作品里使用了楚国方言,“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地方色彩异常浓厚,这是专家学者的一致共识。李嘉言先生更是说过“‘楚辞’之为方音文学”。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国汉语方言大师赵元任先生和语言学家吴宗济先生曾调查过溆浦方言。他们在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找了两个溆浦籍学生作为发音人,一个是县城的,一个是双井的,记作一套语音系统,1974年台湾出版的《湖南方言调查报告》收入了那一次的语言调查材料。九十年代中期,湖南师范大学教授贺凯林女士(江西人)花了五年时间,深入溆浦实地调查,出版了一本23万字的《溆浦方言研究》。

专家们惊讶地发现,溆浦的方言在湘语系统中独具一格,保留了很多远古时代的读音,一些在历史演进中早已消失或己成为文言书面语言的单字单词,如今仍是溆浦人的日常生活用语,这在全国都是十分罕见的。如:走(zai,跑)、行(hang,走)、耶(ya,爹)、濑(lai,烫)、揎(suan,扔)、捘(cun,按)、跏(qia,跨)、搣(mi,撕)、撨(xiao,推)、嘎(家)、糟(脆)、曹(饿)、鸟(藕)、绥(xu,雪)等等。

《家山》全书开篇第一句就写道:“四跛子的阿娘桃香,沙湾人尊她作乡约老爷!”这里的“阿娘”,就是妻子老婆的意思。溆浦人称呼妻子为阿娘,称呼祖母和奶奶为娘娘,小孩叫年纪大的女性均叫娘娘,称呼姨妈为姨娘,称呼伯母为伯娘,称呼老妈为老娘。溆浦人称呼妻子为阿娘,是把妻子当作娘来看待和尊重,妻子是家里的主人,是同娘一样的地位,这在整个重男轻女的中国社会里,是十分罕见的,也足见溆浦人对女性的尊重。

屈原就是从溆浦的巫傩唱词里找到了一种不受任何局限,挥洒自如的最佳表现形式,从而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文体一一楚辞,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离骚》《天问》《九歌》《山鬼》《思美人》《国殇》《招魂》等不朽诗篇,便在溆浦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连连问世。

《家山》里写道:“种着叔公老儿的十亩田,沙湾陈家老小都喊四跛子叔公作放公老儿,京城的皇帝老儿换成总统了。”这里的“老儿”,是对男性长辈的尊称。如:祖公老儿(祖先的统称)、太公老儿(曾祖父)、叔公老儿(爷爷的叔叔)、舅公老儿(父亲的舅舅)、阿公老儿(女人称丈夫的父亲)、牙老儿(父亲),这些词里的“老儿”不是表意下一代,也不是贬称。溆浦女人更是直接称呼自己的丈夫叫老儿。

在溆浦方言里,“儿”字几乎到了泛用的程度。如桃儿、梅儿、芋头儿、豆腐儿、鸡儿、鸭儿、牛儿、猪儿、狗儿、蚕儿、虫儿等等……这些词里的“儿”字并不表意事物的后一代,而是单指物体的本身。

儿儿牛、儿儿猪、儿儿狗、儿儿鱼、儿儿书、儿儿笔、儿儿路、儿儿官、儿儿饺子、儿儿萝卜、儿儿白菜、儿儿桌子、儿儿凳子、儿儿书包、儿儿头头……这些词里的“儿儿”表示事物的细小。

老老儿、肥肥儿、微微儿、红红儿、狂狂儿、米米儿、颗颗儿、滴滴儿、曹曹儿…这些词里的“儿”仅是语气词。

白蒙儿了、肥霸儿了、笑眯儿了、客气不过儿了……这些词里的“儿”表意形容的强度。在形容词的生动形式上,溆浦人只运用了一个平平常常的“儿”字,便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一种事物的极致。儿化音在溆浦的口语里发挥到了极致,而且到了无处不在的程度,世所罕见。据专家们考证,这种双声叠韵构词,是人类在上古时期从婴儿语言发声方面获得的启示,这从溆浦至今大量而普遍使用的儿化音可找到注脚。

《家山》里写道:“五花六月里还穿件棉衣,像个曹婆”,这句话里的“曹婆”一词,就是傻子、傻瓜的意思。这个“婆”字就只是人称代词,不管男的女的,老的小的,骂你傻,一律用“曹婆”相称。虽然“曹婆”一词是骂人傻,但它因为有了“婆”字,便带有一点“傻的可爱”的意思。尤其母亲骂儿女,妻子骂丈夫,男人骂妻子,父亲骂儿女,“曹婆”一词从他们嘴里骂出来,嗔怪和可爱的意味更为浓厚。

“婆”字,在溆浦方言里既没有性别之分,也没有年龄之分,纯粹变成了一个身份的指代词,且不分男女老少,都可广泛使用,对方也乐于接受,实在是匪夷所思。

是女的,就省掉姓,在名字后面加一个“婆”字,如陈秋英,就叫秋英婆。张腊英就叫腊英婆。是男的,只取姓名最后面一个字,加一个“婆”,如向生贵,就叫贵婆。舒庆华,就叫华婆。家里孩子多,便不分男孩女孩,统统在排行后面加一个“婆”字称呼,如四个儿女,就分别叫作大婆、鸯婆、三婆、四婆。

还有一个“味”字,溆浦先民抓住其本义,更是创造的出神入化,令人拍案叫绝。凡是要表示赞叹,形容其极致,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不管是抽象的还是客观的,世间万物万事,皆可在后面加一个“味”字来表达,既简单省事,又形象可感,全部变成舌尖上的美味,普通话里很难找到一个确切的对应词,实在是妙不可言。

溆浦人讲:你是个味人(你是个讨人喜欢的人),讨了堂味亲(娶了个好妻子),抓到一手味牌(抓到一手好牌),买了件味衣(买了一件好衣),穿双味鞋(穿双好看的鞋),修幢味屋(修幢漂亮的屋),生了条味儿(生了个可爱的儿子)、看了场味电影(看了场好看的电影),读了本味书(读了本好看的书),写了篇味文章(写了篇好文章),你心思蛮味咯(你心思蛮好的)……等等。

跃文曾出过一本书,书名就叫“我不懂味”,按照我们溆浦方言要表达的意思,这个“味”就是指规矩、谄媚、讨好、拍马屁、不会办事、不会送礼、等等,含义足够丰富,心照不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还有溆浦人常说的“你试一下我的味”,在这里,味的含义就是厉害、手段、力气等等,就是试一下我的厉害。

《家山》里的“罔派”一词,溆浦话讲:“是条罔派人;讲罔派话”,就会想到蛛蛛网、渔网以及网状的画面,就一下觉得很形象,在溆浦人表达的意思里,就是扯不清、不正派、乱搞、胡来、暧昧、不讲道理、好坏不分的意思,其中的微妙差别,即可意会不可言传。

在屈原的诗篇里《惜诵》里,罔:音网,意为乱来、不正派。如“君罔谓汝何之?”《家山》里写道:桃香又说,“我还出个闷子。戴起帽子困,取了帽子行;一日行到黑,没出茶堂门。你讲是什么?”这句话里的行,读音为航,就是走的意思。

走字在溆浦人口语中是跑的意思。宋代洪兴祖在其《楚辞补注》中考证:“行,胡朗切,叶韵。”就是读音为“航”。溆浦人至今把“走路”叫“行(航)路”。行:音航,南楚方言,意为走。溆浦话讲:“会航路了”。“忽乎吾将行兮”出自《涉江》。“历吉日乎吾将行”出自《离骚》。

编辑曾问王跃文需不需要对方言俚语、文言古句加以注解,王跃文非常自信,认为读者只要往下看,都能理解,“我使用民间语言的时候,学到的不仅仅是老百姓的词汇、修辞,而是家乡人物的神态、腔调、笑貌,以及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等等,这些都通过他们的语言活生生逼到眼前来。”

溆浦学者陈抡先生是第一个穷毕生精力用溆浦方言研究和翻译屈原作品的人。1987年出版了《历史比较法与古籍校释楚歌•离骚•天问》,陈抡老师跑遍了湖南湘西常德、湖北恩施、四川秀山、贵州铜仁等原属楚国的南部地区,制作了四大箱方言卡片,足有几千张之多。他原想把屈原全部作品重新翻译出版之后,再译成英文,尔后到北京去找楚辞专家们辩论。陈抡先生穷尽毕生精力从事古代汉语方言研究,撰写了几百万字的《古汉语方言词典》,去年也已出版。他利用古汉语方言重新翻译了屈原的作品,在最权威的中华书局出版了35万字的《楚辞解译》。该书甫一出版,受到许多国家汉学家的热烈关注和高度评价。

2011年10月,正在荷兰大学做学术研究的湖南大学教授鲁曼,她的导师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鲁曼特地以溆浦方言作为一个研究课题,专程到溆浦调查,写成学术论文,拿到荷兰大学去出版,溆浦的方言实在是独特得很,她承载了太多的古文化的基因,厚重而又潇洒。她与屈原楚辞的关系,恰似那首古诗所说,“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溆浦方言更因屈原文化的辉煌而彪炳史册,具有永久的活力!

屈原在26首诗里用了50多个溆浦方言,如:湅:音冻,意为暴雨。溆浦话讲:“落大湅湅雨”“使湅雨兮飘尘”就出自《大司命》。爢:音咪,意为破碎、撕烂。溆浦话讲:“用手爢烂起”。“爢散而不可止些”出自《招魂》。沧:意为青色、碧绿色。溆浦人读音为“枪”,溆浦话讲:“水是菲沧咯;草沧呱了”。“沧浪之水浊兮”出自《渔父》。邅:音沾,楚方言,意为转、迟迟不进。溆浦话讲:“做事邅啊邅起”(意为动作不快,缓慢)。“邅吾道兮洞庭”出自《湘君》。“邅吾道夫昆仑兮”出自《离骚》。挐:音如,意为掺入。溆浦话讲:“把伢儿挐饭;挐肥”。“稻粢穱麦,挐黄梁些”出自《招魂》。傺:音斥,南楚方言,王逸注:楚人叫住曰傺。意为住、逗留。溆浦话讲:“多打傺几日”(即多住几天)。“欲儃徊以干傺兮”出自《惜颂》。

屈原在26首诗里竟然用了如此之多的方言,实属罕见。大凡一个作家在自己的作品里大量使用方言,不外乎两个因素,其一他是方言所在的本地人;其二是长期生活在方言所在的地方,与百姓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可见屈原对溆浦方言的熟悉和喜爱,也有力地证明了屈原在溆浦居住了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很长一段时间。

屈原格外钟情溆浦形容词的生动形式。贺凯林教授在其《溆浦方言研究》一书中认为,溆浦话形容词的生动形式,就是着重在后加成分,绝大多数是表程度加强,尤为生动,特别是Abb的形式,不论大人小孩和有无文化都喜欢讲,如:粉霸霸、油罗罗、酸纠纠、辣火火、红夺夺、胀鼓鼓、凉休休、肉它它等等。

屈原对这种Abb形容词的生动形式简直是情有独钟,可以说到了痴迷的程度。他在26首诗里总共使用了46个Abb式形容词。更令人叫绝的是,在《山鬼》这首短诗里用了8个,在仅有55行的《悲回风》一诗里,竟然一连用了15个,这在中国古今所有的诗词作品里都是绝无仅有的,极大地强化了全诗的悲愤情感,读来朗朗上口,荡气回肠。你看吧:“超惘惘、岁曶曶、路眇眇、愁郁郁、居戚戚、穆眇眇、莽茫茫、藐蔓蔓、缥绵绵、愁悄悄、翩冥冥、粉容容、罔茫茫、轧洋洋、翼遥遥”。

由此可见,屈原对溆浦方言的热爱到了何等狂热的程度。

方言是活在人民口头上的语言。由于屈原大量采用了溆浦方言这种鲜活的民间口语,尤其是把当时溆浦人的语气词“兮”和“些”用进了作品里,所以他的作品特别生动,特别受人欢迎,开创了中国诗歌创作的自由体,可称得上是那个时代的现代派,以致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文学高峰一一楚辞,闪耀千古。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王跃文用54万字的溆浦方言构建了一座体量庞大的文学殿堂,熠熠生辉。

(原载于2月9日《怀化日报》7版)

《家山》

王跃文《家山》

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12月出版

《家山》作者简介

王跃文 1962年10月生,湖南溆浦人。一九八九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出版有长篇小说《朝夕之间》《苍黄》《大清相国》《爱历元年》等多部。中篇小说《漫水》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