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
(相关资料图)
作为中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以千姿百态的桥梁跨越山河穿越云雾,在这17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起“世界桥梁博物馆”。
3月27日,“贵州是平的”交通题材歌曲采风创作活动拉开帷幕,记者跟随省内外十余名音乐名家的脚步走葛镜桥、感“册三”公路精神、观花江峡谷大桥风光、睹坝陵河大桥之壮美,记录采风团在贵州的交通“四重奏”。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熊茜雯) 用脚步丈量通途,用音符奏响贵州!3月27日上午,“贵州是平的”交通题材歌曲采风创作活动从贵阳市启程。
“千山万壑”何以变成“高速平原”?带着这个问题,十余位省内外音乐名家踏上采风之旅,实地探访贵州交通建设工程,倾听桥路建设背后的动人故事,近距离感受贵州“天堑变通途”之巨变。
从贵阳出发,汽车沿着玉盘高速一路飞驰,窗外如画般的风景映入眼帘。上午11时许,采风团到达第一站——位于福泉市的葛镜桥。
一下车,采风团一行跟随贵州省文史馆馆员、贵州日报原高级编辑葛诗畅的脚步,走栈道、穿山谷,一路走进葛镜桥的历史故事中。
葛诗畅(第一排左)带领采风团一行前往葛镜桥
葛镜桥位于福泉市城东南2.5公里处,桥长约52.7米,宽8.5米,高30米,是贵州省唯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桥。
葛镜桥初建于今吴家桥下游,尚未建成即倒塌,被称为“上倒桥”。第二次修建,筑于鸭坝下游,再次倒塌,又被称为“下倒桥”。见此情形,平越卫(今福泉市)人葛镜誓言:“吾罄家资必成此桥。”葛镜桥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第三次修建,终于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初建成,前后共耗时30年。
葛镜桥
“这座桥是我们福泉葛家的七世祖葛镜修造的。每年,我和族人都要来这里纪念先祖的功绩。”葛诗畅告诉记者,为了讲好葛镜桥的故事,他走访了贵州乃至全国的多座名桥,并于2010年出版了心血之作——《葛镜桥古今探索记》。
从远处望去,葛镜桥静卧在麻哈江上,桥梁从两岸石壁上垒筑而起,桥墩上的石料形如豆腐,因此,当地人也称葛镜桥为“豆腐桥”。
葛镜桥为三孔石拱桥,桥在绝壁之上起拱,借江心一礁石下脚,设计绝妙,用料考究工艺精湛,历经400多年仍坚固如初,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之为“西南桥梁之冠”。
“绝壁起拱、借礁筑墩是葛镜桥的独特技艺,特别是葛镜桥的变截面、桥拱不对称等特点更是世间少有。”葛诗畅说。
葛镜桥的石料形如豆腐
“今天一路欣赏贵州的美丽风景,了解葛镜桥的独特技艺,更重要的是感受到贵州古桥文化的厚重。”音乐制作人、作曲家胡晋告诉记者,接下来,他将深入思考流行音乐和古桥之美的融合。“希望我的音乐可以让贵州桥路建设的故事‘朗朗上口’。”
说起“贵州是平的”,“不晕车”是胡晋对这句话最直观的感受。作为一个武汉人,胡晋曾想象过“千峰百嶂”的贵州或许山路崎岖,或许坡陡弯急,“但令我没想到的是,贵州的公路如此平坦、畅通”。
一审:罗亚楠
二审:李柏杉
三审:李 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