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6月7日,中国科协在京举行“文明的烛火——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探源系列论坛”主论坛活动。多位院士专家出席并作主旨报告,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讨论了中华传统科学文化的内容和价值。
主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小淳主持,仝小林、周向宇等6位院士专家围绕主题分别作主旨报告。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董光璧梳理了中国古代科学传统的主要内涵和发展脉络,并指出中国科学传统对未来科学发展有重要指引意义。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主任仝小林认为,中医领域的“象思维”在中国古代自然和社会科学研究中有广泛应用,对未来中医药传承和发展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周向宇以中国古代的记数与运算方法,以及商高、孟子、墨子的人文思想与数学之间的联系为例证,揭示了中国古代数学思想和学术成就。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邱仁宗讨论了古代科学文化对科学伦理学的贡献,提出“惟人万物之灵”“知行合一”“医本仁术”等思想对现代科学伦理仍有指导意义。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文林强调,以系统性见长的中国古代数学走的是不同于欧洲传统的独立发展路线,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的影响极其深远。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柏春以瓷器、青铜、生铁与钢、丝绸与提花机、机械与仪器、造船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为例证,提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
主论坛活动同期还举办了“文明的烛火——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探源学术交流展”。展览分为“整体观念”“辩证思维”“实践思维”三个单元,展示了中国古代的数学、天文成就及重大科技成果。
标签: